进入新时代
武汉市汉口殡仪馆2022年预算
武汉民政
武汉市汉口殡仪馆2020年度决算

 行业资讯
你您当前的位置是:首页 > 行业资讯

汉口殡仪馆召开赴监利执行沉船事故善后处理工作人员座谈会
来源:汉口殡仪馆 发布时间:2015-09-01 浏览量:

    2015612130分,“东方之星”客轮在从南京驶往重庆途中,在长江中游湖北监利水域突遇龙卷风沉没。出事船舶载有456人,这一事故瞬间牵动了全国人民的心。

62日上午,接到市民政局紧急通知后,我馆高度重视,立即组织骨干力量赶赴事发地开展殡仪服务援助工作。经过55夜连续奋战,辛苦工作,截至6日晚,圆满完成“东方之星”客轮沉船事故396具遇难者遗体处置阶段性工作任务。

为及时总结遇重大事件应急处置能力经验,8日,我馆组织赴监利援助人员召开座谈会。与会人员畅所欲言,一致认为这次任务体现了汉口馆“五个意识”。

    一、体现守纪律讲规矩的服从意识

    我馆虽然接到任务,但没具体措施的情况下,立即组建殡仪服务援助团队,宣布无条件地服从命令,听从指挥号令。首先按照市局要求,突击清理出了150个遗体冷藏洞位备用。集中13台殡仪车整装待命。紧急调配了80条尸袋及手套、口罩、雨鞋等物品。由于时间紧、任务重,援助队员根本没时间回家收拾东西,只给家里打电话通知一声,连换洗衣服都没带,便火速集合赶赴200多公里外的监利。外勤工谭光军在出发前值了一晚的夜班,刚出外勤任务回馆,连口饭都没来得及吃就接到援助任务立即出发,到达现场后就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忙到下午45点钟才想起来已经十几个小时没吃没喝了,饥肠辘辘的他趁休息间隙,简单地扒了两口饭便又投入到遗体收敛工作中。不能正常按点吃饭只是诸多困难中的一个。由于遗体打捞时间不确定,需要24小时随时待命,队员们经常十几个小时,甚至二十四小时不眠不休地连续工作。实在困倦时,或仰枕着椅背,或俯趴在桌面,和衣而睡。在进入救援的第三天, 2011年从武汉市民政学院毕业参加工作的90后化妆工吴梦已连续 20余个小时坚守在简易救灾帐篷里工作而不能换衣洗澡。这天领导强行安排他到宾馆好好休息一晚。但凌晨一点钟,他刚将脏衬衣洗净,酣然入睡时,便接到指挥部的电话要求紧急集合,他强打精神迅速起床,二话没说穿上了还未晾干的湿漉漉的衬衣便赶到任务现场。这时监利还下着冷冷细雨,夜间温度不到20摄氏度,瑟瑟发抖的他毫无怨言地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他说:“即使遇到再大困难也要服从上级指令,这点苦这点累怕什么?”

    二、体现组织有序、适时变化的主导意识

     受市民政局事务处王高山处长现场授命,副馆长张伟为赴监利救援入殓的总指挥。随着全国各地殡仪服务志愿者陆续到达监利,大家都加入到了这个殡仪服务援助团队。在最高峰时,殡仪服务援助队人数达到上百人,殡仪车辆60余台。张伟首先将人员和车辆分成早班、中班、晚班、应急、机动等5个工作组,安排早中晚三个值守班次,统一指挥,科学分工,各负其责,确保工作有序进行。其次,根据实际情况,摸索制定出可行的遗体收处理流程。遗体转运到场立即进行清洗、消毒,然后对面部做必要的整理,接着打包转移到法医尸检处,配合公安部门做好尸检工作。待尸检完毕,再进行必要处理,裹单、打包、装入尸袋,最后抬放至冰棺中冷藏。这期间尽量缩短遗体直接暴露在空气中的时间,避免遗体继续腐败。将这套处理流程作为统一标准进行推广,进一步加快了工作进度。第三,多次召开现场协调会,做好与上级和来自全国各地殡仪服务援助团队沟通协调工作,确保提高工作效能。第四,以身作则,亲自参与遗体清洗、打包工作,吃住都在工作现场。他常常二十多个小时连轴转不停地工作,其他人休息时他还在思考如何解决工作中的困难。一道道难题在他的不眠不休的工作中得到有效解决。在张伟副馆长的带领下,我馆队员们敬业的工作态度和专业的技术水准很快得到同行的认可,成为各工作组争抢的“香饽饽

    三、体现吃苦耐劳、甘于奉献的服务意识

    我馆派出的援助队是极具战斗力的一只队伍,队员们都参与过多次重大事故善后处理工作,但这次任务条件艰苦程度还是超出了大家的想像。刚到的头3天,监利依然为强降水天气,北风瑟瑟,监利殡仪馆被暴雨袭击成一片泽国,积水漫过脚踝,有的队员只好脱掉鞋子赤脚浸在冰冷的污水中坚守岗位。到第四天,天气转晴,烈日当空,身穿厚层防护服的队员们晒得满脸通红、大汗淋漓,甚至出现中暑症状。暴雨过后蚊虫肆虐,蚊虫将队员暴露的皮肤都叮肿了,奇痒难忍。然而自然条件的艰苦在队员眼里算不得什么,真正考验人意志的是处理遇难者遗体工作。从沉船上搜寻到的遇难者遗体,经过江水浸泡,出现浮肿现象,浸泡越久的遗体变形越严重,甚至形成“巨人观”。在救灾帐篷这样一个半封闭的工作环境中,消毒水味、汗臭味、遗体腐败的味混合在一起,散发出令人作呕的气味,戴5层口罩都难以隔离,一般人待一分钟都受不了。然而我馆队员怀揣着对逝者的深切同情和强烈的善心,迎难而上,与遗体零距离接触,对每一具遗体都细致地清理其身上的泥沙、杂物,小心翼翼地为遗体清洗、消毒、敷压、褪瘀消肿,尽可能还原成本来的模样,然后用白单将遗体轻轻包裹起来,送交公安法医尸检部门,提取DNA,登记编号,再进行必要处理,裹单、打包、装入尸袋,最后抬放至冰棺中冷藏。有的遗体还需运往江陵、洪湖等附近殡仪馆。有时碰到四肢屈伸的遗体,需要四、五个人配合,采取敷压的方式将肢体压平,用绷带将胸部、腹部、大腿、小腿四处缠绕三、四圈,力求使遗体呈现自然形态,不受到二次损害,经过打包后方能装进标准的冷藏棺。有时遇到清理难度很大的遗体,需要非常细致的护理,队员们常常蹲着处理,高强度的工作量使得有的队员腰都直不起来。有时在遗体处理过程中,喷出的污物溅在了队员的手臂上、身上,队员们也毫不在意,仍然专心地投入工作。化妆工秦正全身高1.6米,是队伍里队伍里个头比较小的一个,但是他力气不比大个子的小,他从始至终都从事着最艰苦的工作,就是对遗体进行清洗、穿整。他连续十几个小时不停歇地工作,消毒水刺激到双眼都很难睁开,汗水、清洗遗体的污水浸湿了衣衫,他却没有半句怨言,让他去休息,他却怕人手不够,在工棚门口的板凳上休息了一会又出现在工作岗位上。司机黄平看到化妆工人手不够时,主动要求参与化妆工作任务。谈到为何这样任劳任怨、不知疲倦地工作时,黄平朴实地说道:“能缓解家属见到逝者时的悲伤情绪,我们再辛苦都是值得的。”这次任务充分体现出我馆队员可贵的吃苦耐劳品质和高尚的奉献精神。

    四、体现团结协作、无往而不胜的团队意识

    面对艰巨的工作任务,我馆援助队拧成一股绳,不管是科长还是工人,不管是司机岗位还是化妆工岗位,大家不分级别,不分工种,有了任务一起上,有了问题一起解决,团结协作,互相关照,互相配合,形成了强大的凝聚力,在同行中传递出正能量,树立起良好的口碑,给其他团队起到了示范带头作用。殡仪服务中心主任徐军尽管还有1年多就要退休了,但事故发生后,他主动请缨要求奔赴前线,他说:“退休前能参与到这样重要的任务中,我感到很自豪。”他深入一线现场,与其他人一样坚守工作,令众人深受感动。

    五、体现牺牲小我、顾全大局的意识

    车队司机张继元每天要从黄陂区盘龙城家里接送年幼的儿子到江汉区唐家墩上学,接到通知后,他服从大局,牺牲小家,抱歉地让岳父母代为接送儿子上学。化妆工郭焱武患有糖尿病,因仓促出发,未带针剂药品,仍不顾身体安危坚守在工作前线。黄学锋既是司机又当搬运工和清洗工,虽艰辛,但他说:“我们讲团结、听指挥,没有给武汉民政丢脸,没有给汉口馆干部职工丢脸。”虽然沉船事故是个大悲的结局,但是人间有真情,人间有大爱。我馆殡葬职工顾全大局,舍小爱,顾大爱,用实际行动给逝者和生者传递无限的温暖和力量。

    在座谈会还没结束时又接到上级指示,要求遴选出业务骨干8人,组成第二批援助队伍赶赴监利,协助开展后续善后工作。按照上级的指示和要求,8日下午我馆8名第二批援助队伍抵达监利,他们将继续保持好良好的状态,全力以赴地投入紧张的工作任务中,为汉口殡仪馆增光添彩!

 

鄂公网安备 42011602000880号

技术支持:江网科技